沱河靜靜地圍繞著宿城,天還沒亮,就能隱隱約約地看到河上的船只在作業(yè)了,原來,這是中建一局宿州市主城區(qū)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項目部絞吸船正在河上清淤泥。
沱河是淮河水系一大支流,宿城段“沱河進水閘——外環(huán)南路”是沱河上段,通過沱河進水閘、宿東閘及水文站、宿縣新北沱河引河穿汴地下涵、環(huán)城河進水閘、匯源電廠飲水閘等控制筑物,承擔著城市防洪、排澇、工業(yè)、環(huán)境用水等重要任務。但是隨著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沱河流域水污染較為嚴重,特別是一些支流水污染比較嚴重。
宿州市主城區(qū)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程標段位于城區(qū),水污染較為嚴重,為能夠找到更好清理河道污泥的辦法,該項目部成立綠色施工小組,牽頭各部門聯(lián)動,策劃先行,方案支撐,促使綠色施工落地。
綜合考慮后,該項目部采用絞吸船進行清淤,船首放到水面以下,利用最前端絞刀旋轉將水下泥面挖松,并通過泥泵機把泥從水下抽出,再用水面浮管泵送至生產場地內。吸上來的泥先經過垃圾分揀機篩除樹葉、石塊、布帶等小體積垃圾后,運輸?shù)焦摅w。內設攪拌機械緩慢攪拌,通過加藥反應,泥水膠體附著在一起,借重力下降,水分從泥中擠出。濃縮污泥從罐底輸送至脫水設備,而上層的清水則通過兩側管道溢流出來,回流至清水池內。輸送至脫水設備的濃縮污泥,再次添加助凝劑和絮凝劑經重力脫水后進入到壓濾帶上,循序漸進經過逐次增加擠壓,迫使少許水分徹底完全排出。脫泥后的水經過4個清水池分級沉淀后將完全符合排放標準的尾水排入河道內。改進后的泥餅由刮刀刮落至傳送帶上,輸送至指定堆泥點,省去了人工清泥以及裝載機運輸?shù)某绦?,能實現(xiàn)24小時連續(xù)作業(yè)。
“經過近一年的治理,沱河整個工程施工效果不錯,甚至高于預期,完成目標指日可待。”該項目部副經理郝佩告訴記者:“清理河道污泥的過程比較專業(yè),它實現(xiàn)了無污染、無浪費,真正做到了綠色施工。”